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時代名鴿
桃園中壢
桃園縣信鴿協會理事長邱殷雄專訪
發表:2008/11/25

2008年8月 第20期 【文/圖:黃俊超】

01臨危受命肩負重任

民國50 年代時期, 賽鴿運動當時在台灣尚處萌芽階段。當時為了能夠讓這項刺激而正面的運動延續發展, 『台灣省信鴿協會』的組織因而誕生。這樣的組織機構是由一群熱愛賽鴿的人士以『民間團體』所組成, 並經由正式申請而成立, 當時的制度是以一個縣市為一個單位〈協會〉, 在縣市裡的一個鄉鎮編制一個分會。這個體制在當時除了讓該項運動能夠蓬勃發展外, 對於會部比賽相關會務如有紛爭之時, 也能藉由當初所成立的宗旨動機從中協調處理, 以達到在每次的競賽中, 皆能在和諧歡愉下結束。因此『協會』所扮演的角色地位, 就其所發揮的『協調功能性』至今都還具有相當大的存在意義。


今日的主角, 在憑恃著自身對於賽鴿的熱愛以及熱心公益的個性使然下, 於2004 年, 由『桃園縣信鴿協會』前理事長王明樵先生的手中承接下了這個擔子。擔任〝理事長〞期間, 憑藉自身早年在當地鴿壇上人脈的通暢及協調能力的突顯, 頗獲北區各縣市分會長的愛戴, 在頒獎晚會的場合或者是上山掃網打擊犯罪的行動中, 總是少不了他的蹤影。於更早之前, 大約在2000 年, 曾經在桃園地區組織過鴿會〈桃園縣北海-迎騰分會〉。由於為人不拖泥帶水, 做事乾淨俐落,很快地會務在他的帶領下, 博得該地區廣大鴿友的信任。在短短的時間裡, 參賽鴿數就已經突破7000 餘羽, 當時桃園地區無論就人氣或著是福利方面, 可謂群龍之首。無奈同行的惡性競爭及有心人士的惡意造謠下, 乾脆將會務結束。雖然絕大部分鴿友仍然力挺支持, 但決心已定, 毅然褪下會長披衣。雖無繁雜之會務纏身, 但依然身負〝理事長〞頭銜及本身那一股真執信念、熱誠的服務態度周旋於各分會。其餘時間則全心全力投入競翔行列。2008 年春季, 參與桃園北海聯合分會〈會長-盧耀廷〉賽事, 此季總報鴿數4081 羽188 鴿舍,於第三關時在殘34 羽而提早結束比賽中榮獲綜合10 位的佳績。綜合10 位入賞鴿作出者-李雲少先生〈請參閱本刊第十四期國內強豪篇專訪〉, 現任桃園縣信鴿協會常務理事職務, 與理事長在早年除了是忘年之交〈曾擔任桃園迎騰分會副會長〉之外, 養鴿技術的交流更是以師徒關係互稱, 可見彼此感情匪淺。近年本身除了在2007 年春季於桃園聯合分會第四關殘5 羽中伯馬入賞1 羽-榮獲綜合3 位的成績之外,今年-再度於殘局的賽事中名列前矛, 讓人不得不讚嘆其舍內種鴿素質之高。也因此, 在優質種鴿做後盾、高超的養鴿管理技巧以及師徒兩人長年深厚的情感默契中, 並肩一舉奪得如此傲人佳績。今日的主角; 也就是現今桃園縣信鴿協會理事長-邱殷雄先生。

02鑼聲響起雙砲齊發

對於鴿子的癡迷早從國小5 、6 年級就已經開始, 只是大多屬玩票性質居多。陸翔時期手法刁鑽, 輸輸贏嬴乃常有之事, 直到1997年, 北台灣的海翔賽事此刻才正式敲響了銅鑼。而第一次的參賽北海戰役-桃園北海聯合分會〈會長-盧耀廷〉, 就抱回了綜合8 位及12 位的佳績。但隨著逐年的參賽經驗及眾家好手共聚一堂較競的環境下,要保持著常勝之路實屬不易, 因此只要有機會遇到〝師父〞級的高手總是不恥下問並虛心求教, 進而匯集各門看家本領融會貫通演變出屬於自己的一套養鴿手法, 以期在這嚴苛的北海競翔舞台上有所發揮。

03種鴿管理

內舍精英總保持在60 羽上下。舍內種鴿鴿系在早期陸翔階段皆以勢山鴿系X 卡多利斯鴿系融合而成為主系並傳承至今, 後期引進蓋比、克拉克、馬太依斯、瑞克‧ 庫瑞斯等鴿系, 偶爾至朋友處交流融合作出參賽,而主要進鴿來源則以國外來台拍賣鴿系為鎖定對象,只要認定是好鴿,自然出手就絕不手軟。進購外血系的主要目的在於舍內從早期的鴿系血緣傳承至今已有時日,如不參雜外血作出參賽,恐難應付北海高難度之賽事,若配對作出比賽入賞率較高之鴿系,則鎖定原舍本櫥多量購進改良。反之1-2次作出參賽的試煉下而無任何成績呈現時,無論當初所購金額多寡一律汰換。至於國內鴿系購入標準除了當季比賽入賞鴿的選擇外,其它則較不考慮。近年除了早期所保留下來的本土鴿系,馬太依斯鴿系是近期融合舍內主流較有表現的外血融合鴿系,而速度上的提升則以融合瑞克‧庫瑞斯鴿系為主力後盾。一年參賽以春、秋兩賽季為主,配對作出以現有主力班底融合外血,並無所謂原配對及季節性的篩選。每季大約30對種鴿配對,配對時母鴿先進駐配對籠,再將公鴿置入, 配對鴿除了條件上的優異性選擇, 血緣遠近及體型大小的中和性也是考量之一。配對中如遇有排斥行為發生, 即刻將公鴿掉換, 而非強制配對, 直到所有配對鴿滿意即大功告成。種鴿除了平時以清除飼料餵養外, 定期1-2 個月將自製〝中藥〞類的保健品泡水飲用。一般疾病預防用藥每1-2 個月輕薄實施一次, 體內蟲則一年處理一回。

04比賽鴿管理

幼鴿約日齡18-20 天上櫥, 教乖後以散櫥方式管理。熟悉環境至第35 日, 原幼鴿飼料比例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清除飼料的加重,以利褪毛速度。此階段疾病用藥第一次實施, 為期兩天。進入操練期前疾病用藥作第二次的處理。操練期間飼料以清除飼料為主-豆類10% 、清除飼料90% 。操練天數大約維持在30 天, 操練時間逐漸加重至早晚2 小時, 待鴿子飛行穩定後再實施外訓課程。外訓的執行以自行訓練為主, 南部最遠達台南, 南下訓練課程定點放飛從苗栗開始-台中、雲林、台南, 完成四個定點訓練後再作第二次循環訓練。

就近年養鴿經驗得知如果初期外訓的距離先以北部地區實施, 鴿子迷飛的機率反而高於南部較長距離的放飛訓練, 至於初期外訓歸返的狀況優劣與否, 與舍訓操練體能及飛行的穩定性在邱理事長的觀念裡有著相當大的關鍵性。西線南下訓練完成後再轉北實施外訓, 北部外訓地點以北海比賽船隊〈國光船隊及北海聯合船隊〉放鴿的經緯度來調整, 偏東放鴿則以宜蘭地區為外訓重點, 偏西則基隆以西-富貴角、金山、八里等地為首要訓鴿要地。整季外訓大約30 來趟左右, 除了出海訓練上鴿車, 其餘外訓皆自行實施外訓。海訓執行5-6 趟, 坐船目的在於讓鴿子能感受並習慣比賽時的臨場實際體驗, 至於出海公里數則無太大的意義存在。此階段飼料方面與操練期大致雷同, 端視每羽鴿子個別狀態分別給予, 最為搶時階段每羽食量達到60-70 公克。保健腸道方面以活菌類及自製消化丸視狀況補充。舍內巢箱一季下來鮮少使用, 賽鴿早晚一律關在運動櫥。比賽後歸返鴿先行呼吸道少量用藥泡水飲用, 晚間再以自製的藥丸塞餵作腸道保健。

05術有專攻業有所長

除了賽季結束後穿梭於各分會之外,對於鴿子的認知與研究,自有其一套了論解與看法:『整季的操作手法過程中皆極為重要,一旦進入比賽階段最為重要的是鴿子歸返後所作的處理方式是否妥當亦關係到下一關鴿子的表現優劣,以鴿子歸返後血液中的酸鹼值來說,市面上針對這方面的藥品垂手可得且效果不錯,但還是必須靠〝飼料〞來作第一道體內清除並排洩,一般人充其量只知道用〝清除飼料〞餵食,目的在於讓腸道在消化方面免除沉重的負擔,也因此鴿子在恢復的過程中效果也只能達到某一程度,遇惡劣氣候的賽事時,由於前置動作處理不確實,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手法與觀念見人見智,端視教練是否能透徹這方面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邱理事長深怕誤導不解之人,就此論點不便更詳細說明,就憑任各看倌自行解答。

06綜合入賞10 位08-665530 灰斑雌

此季掛環20 羽, 入賞綜合10 位鴿作出者-李雲少先生掛環6 羽參賽。此羽綜合10 位鴿之母鴿是2006 年參賽秋季北海桃園聯合分會五關結束榮獲綜合25 位的入賞鴿; 公鴿則為舍內優質主力種鴿-華普利鴿系。整季操練訓養的過程中, 教練對於該鴿身上所流竄的那一滴血深具信心, 雖外訓期間歸返時間總是花的比較多, 甚至有一次難逃法網, 但在嚴苛的戰役中卻不辜負眾人所寄託的厚望; 第一關-單關排名32 位; 第二關-單關排名146 位; 第三關-單關排名13 位綜合入賞10 等, 全會殘34 羽結束比賽。作出者李雲少先生除了今年春季的成績, 在06 年秋季綜合入賞25 等及07 年春季殘5 羽伯馬綜合入賞3 等的鴿系, 皆是舍內主力-華普利鴿系所作育致勝, 該鴿系無論是近親的融合或者是外血雜交作出, 常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展現。當然除了要有優質種鴿作為後盾外, 管理的要素基礎也不容忽視。

07手法『眉角』致勝關鍵

問及邱理事長在這幾年競翔的歲月裡, 有無心得能與大夥分享: 『現今各眾家好手舍內鴿系五花八門, 論素質血統理應差異性不大,既然是站在同一個平台線上較勁, 比的是誰的手法較靈活正確及出錯的機率較低, 誰就能脫穎而出。鴿子『肉材』的軟硬度在每個階段皆必須靠細緻的手法來作適當的調整補充, 而不是一昧死板操控, 也就是說教練本身對於當下鴿子在肉質上的拿捏是否有作精準的掌控,全靠飼料上給于的成分種類來調整, 自然而然在賽績的展現上甚能更加突破創新! 』。

邱理事長除了在鴿壇的貢獻角色扮演之外, 另一面鴿友角色的演出更深獲眾人的喝采與讚許。感謝邱殷雄理事長能將己身所參賽的經驗無吝地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