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時代名鴿
桃園中壢
比賽是造優必走之路
發表:2008/11/14

2008年7月 第19期 【文:樊德永】

當今,賽鴿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項目正在全球健康、有序、快速地發展。每一位賽鴿愛好者都希望自己擁有優秀的種賽鴿。隨著賽鴿運動的日益盛行,好的“血統”和“家譜”也在不斷地出現及發展。


當鴿友建棚準備養鴿時,就希望自己擁有好血統、好家譜的的種鴿。如今賽鴿事業經濟化、市場化、資訊化,鴿友們獲得自己喜愛的血統種鴿並不難。可是,擁有好的種鴿,僅僅是養鴿開始。要想在賽鴿運動中取得驕人的成績,路還長著呢!

種、養、訓、賽是賽鴿活動的全過程。我們不能認為自己擁有好血統和好家譜的種鴿就一定會飛出好成績,只能說我們擁有了飛向成功的希望。科學是無止境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擁有了好種鴿就能飛出好成績,那麼賽鴿也就失去了意義。接下來,我們將面臨著遺傳、變異和退化的考驗。

種有了,接下來就要看養了。如果你的養功到位,也許遺傳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出現優秀賽鴿;如果你的養功不到位,也許有可能讓遺傳向變異及退化的方向發展,而使優秀的種鴿無所作為。幾年前,我認識的一位元鴿友為了想早日揚名鴿界,不惜重金引進一對優良種鴿,經過育種,子代出了不少,但一直未見成績,甚至在幾十公里的訓放中還丟失過。一氣之下,他將這對種鴿低價轉讓給另一鴿友。同樣是這對種鴿,它們的子代在這位鴿友手中卻表現不俗,冠軍、亞軍及其他好的成績都出現了。同樣的種鴿,兩位鴿友的養法不同,結果反差卻如此之大。所以,我們不僅要相信科學,認識科學,還要走進科學,運用科學,科學養鴿。

世界上只有兩種血統,“優秀血統”和“劣等血統”。如果出的子代無法贏得獎賞,在育種方面也絲毫沒有價值,它的家譜再輝煌又有什麼用呢?比賽是最好和最公平的評判方式,用篩選的方法通過訓練和比賽選出優秀賽鴿是鴿友篩選優秀種賽鴿的唯一正確而又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