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名鴿天下
台北市
好鴿真的能用看的嗎?!
發表:2009/03/12 更新:2014/06/09

2008年9月號第232期【文:紅十八】

談到品鑑一羽鴿質的好壞,絕大部分的鴿友不忘提鴿在手,品頭論足一番,彷彿手上賽鴿的「智愚賢不肖」都逃不過自己法眼的透視, 能夠一判定優劣。


養鴿學鑑鴿,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當一鴿在手,鴿友首先評其外貌,認為一羽好鴿必是一羽漂亮的鴿子, 除此別無選擇。其次重視手感,再來鴿眼、羽翅、骨架……等等,全身部位無一不是辨別優劣的關鍵。

更有甚者專研鴿眼的等級,認為擁有何種眼誌的賽鴿可以飛出怎樣的成績,感育出怎樣的仔鴿,其實這些論調都未經證實,也不見得符遺傳學的理論。人云亦云,一語斷出的只是遺憾,想從這方面也來累積個失敗為成功之母,成為眼誌專家,可以一語中的,那真是異想天開了。

拿人類的眼睛來做譬喻,也因種族的不同而有黑眼珠、藍眼珠和褐眼珠之分,可也從沒聽說過擁有那一種眼珠的人種素質比較優異或拙劣。世界在不斷的演進,各種族都因而有過盛極而衰的歷史,豈能單憑眼睛的色澤不同而斷出優劣。難道說,該國之人民也全是一個樣,只因他們擁有一致的眼睛色澤?

我們不否認眼睛為靈魂之窗,透過眼神的傳遞,我們可以約略看出其心情、健康與聰明;而眼睛呆滯無神的人,其反應必然也差,甚至是有些秀逗,但不表示其內在素質之優即可因而一目了然,斷人如神。

賽鴿靠的是飛行奪冠,而不是選「美」,得靠儀態萬千。鴿友一再的求取那賞心悅目的外表,真不知對翔績究竟有多少的幫助?漂亮的鴿子不難找,尤其當大家都還誤認美鴿等於好鴿時,更是有一「拖拉庫」等著傻瓜捧現金來選購。然而我們冷靜探討,這一「拖拉庫」的所謂好鴿,賣出後其本身或下代真的都於各地的賽事成為入賞鴿了嗎?答案是沒有, 有也只是少數,豈能羽羽上榜!

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這是基於一個人的內在素質關鍵在於心,而不在於外表。雖說相由心生,但真人不露相、大智若愚者仍是由不得人從外表判斷,想成大事者欲求得此一人才相助,豈能以貌取人。正如同鴿友欲求一優質種鴿作育整舍的戰力,則當擇其素質,也是真正的鳳毛麟角,難得一求,豈是單憑外表即可論斷。

翻開歷史, 古今中外的偉人多的是其貌不揚,真正才貌兼備者可說是少之又少。人類雖不同於鴿子,但造物者卻是公的,用之於觀賞的動物少有驚人的本能,反之則看家當警衛,樣樣出人意料之外,這就是事實。當然,這段話倒不是說鼓勵鴿友專揀醜鴿來嚐試,沒有這回事, 話中意思主要也是希望鴿友以鴿質為主,以免以貌取鴿,失之交臂。

真正懂鴿的人必定明白賽鴿競翔靠的是早熟的聰明與否、耐翔意志力、辨問識途能力、歸巢慾、速度及膽量,而這些內在素質全不是從外表即可看出的。若說還硬要再加點什麼上去的話,那無疑只剩下健康這方面了,健康是必然的,沒有人會笨到以不健康的病鴿去參賽,所以這方面我們也就省略不提。

有關早熟的聰明與否,也是基於國內的海翔賽制盛行幼鴿賽,因而大器晚成的鴿系在比就派不上用場了。早熟應該是比較能夠從外表窺出的一項,鴿齡還小的幼鴿其日常反應看起來是笨笨的,還是靈活乖巧,其實是不難分辨的。但這不代表牠的血源中是屬於早熟鴿系,若未經詳查,或許只是牠有比早熟性向而已。

經驗不足的鴿友欲選購早熟系種鴿,宜向擅使翔此一鴿系而又素有聲譽與賽績的鴿商購入。當然,若能直接向不同強豪購入鴿系持續發揮中的紀錄鴿互配,相信在育種這條路上是最為有利的捷徑,也可能是最能作育出入賞鴿的方法之一。

耐翔意志力得從實際的操練中觀察而知,這不是單鑑定羽翅的強壯便能判定的。須知,體格再強壯、高大的選手,也未必能是馬拉松冠軍;學校成績再優異的資優生,出社會創業後同樣未必能成為頂尖的學者、企業家或政治家。所以,羽翅的形狀與健康只是飛行必備的條件之一,它可以對翔賽產生影響,但仍不能對翔賽的結果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耐翔意志力可說是屬於先天上的天賦本能,越遇困境,越能激發牠的意志力衝刺。後天或也可藉由訓練上來加以磨練,但總是不比先天上具備來得強,育種遺傳也是優勢,這是事實。

辨向識途能力除了得靠賽鴿獨特的定向功能和方向感發揮作用之外,也可靠訓練上的識途老鴿帶路,而熟記方圓幾里內的地形地物。一旦競翔途徑此地便能離群獨飛,直返鴿舍,而免於隨鴿群夾於其中站立,飛過頭再折返的瀕於失格邊緣。鴿主當然可以加以測試其定向能力如何?所以這方面也不是單從外觀上便可看出的一項。

歸巢慾絕對是每一羽參賽鴿所需具備的,有了歸巢慾就像是急著趕回家的人一樣,對賽事是有絕對性的幫助。因而鴿友間總是想方設法的欲提昇賽鴿的歸巢慾,這當然是有加分作用,可以辦得到的。

賽鴿參加的既名為競翔,那麼想當然的速度將是唯一的要求。有速度的賽鴿不僅可以在有格時間內歸返,更可以爭取奪冠的與人一較高下,除非是因應賽事上天候的需要而調降高峰,使之安然過關,否則斷無不求賽鴿速度快的道理。然則速度快慢以後天的訓練來培養似嫌不及,最好還是選擇鴿系先天上有此天賦本能的加以培育,作出參賽,才是頂上算的準備。

最後我們來談談膽量,家鴿本屬生性溫馴的飛禽,有些人自不解何來猛禽般的膽量? 話雖如此,然則我們並不是要求其必須具備互啄打鬥的膽量,這不是鬥鴿比賽,也沒這項玩意。我們只是基於賽鴿一經交鴿後,得與許多外鴿關在同一層鴿籠內等候海上放飛,這期間多多少少會發生一些打鬥互啄的事件,我們自然不希望成為「被害者」的角色,以免在放飛前有所損傷而影響了成績,而這還只是其次的考量而已。

最主要還是基於賽鴿一經放飛之後,得橫渡茫茫大海,距離不但遙遠,海面上的天候也不甚穩定,難免會遭遇狂風、雨勢、濃霧或酷熱的考驗。想要安然返抵, 突破難關,除了要發揮上述的幾項本能外,也要具備基本的膽量才行,否則畏懼心一起,不是停在桅桿上不飛,便是半途中遭到無情的大海吞噬。所以這方面也是應該有的,並於因生性溫馴即欠缺。

綜上所述, 相信鴿友已多少明白賽鴿貴在本質,而非外表,除非您只志在參加,不在得獎,否則還是宜早有這番體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