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名鴿天下
台北市
選手鴿狀態的掌控與調整
發表:2008/04/11 更新:2008/04/11

2008年3月號 第 226期 【文:王貴起】

選手鴿狀態的掌控與調整
養鴿人都明白,速度源自好的“血統”、體質及狀態。好的“血統”鴿,又在於養鴿人具有把握機會的敏捷、高素質選“種”目光的銳利和長期堅持不懈的培養、改良、定向和多代擇優選配育“種”的耐心。其次,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化養鴿知識和高科技管理水平,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養鴿,都要建立一套嚴格的、切合實際的、適應自己鴿舍的最佳管理方式和規章制度。又要懂得比賽前期和中期會“調整”和看得出“狀 態”的技能,更要進一步研究賽鴿在大運動量飛翔中,體內能量物質過度損耗與分解過程 ……假如你不懂得這些,以及誘激、及休整調節的技巧,再好的“血統”鴿,也不會給你帶來滿意的收成,這就說明了賽前、賽中,會看會看和會調整“狀態”的重要性。俗話講得好,要想獲獎必須“優種優養”,這是高度概括的“名言”。


作為一位養鴿人,你必須要牢牢掌握持之以恆,長期堅持細心觀察鴿子各種行為和“狀態”表現,發現問題時採取應對措施來解決,只有這樣,你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會調整“狀態”的養鴿人。

要知道:賽鴿的內在優劣是看不出來的。往往單從主觀印象看鴿子,總是適得其反,而恰恰那些其貌不揚、不被人重視的鴿子,總會有突出的表現,這是所有養鴿人深有體會的感受。怎麼辦?只有提供準確的血統資料、才能得知來龍去脈,否則你是不會瞭解真正詳情的。而“狀態”卻是另外一回事,許多有經驗的養鴿人,一眼就能看出賽鴿是否處於良好的“狀態”。

怎麼看?怎麼調整“狀態”?而“巔峰”期會有多長,什麼樣的表現才是有“狀態”?這是養鴿人最關切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體會,借鑒他人養鴿經驗,談點個人看法。

狀態又分“體質”狀態與“情緒”狀態兩種不同的概念。體質“狀態”是從幼鴿開始,到賽前兩個月,或者至少也得半月時間,確保每天必須堅持定時、定點,早晚各有兩個小時飛翔時間,在此同時,又要堅持30公里至200公里之內的多次單獨訓放、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一到兩次300公里訓放,然後,再隨協會放飛車適籠訓練,隨後又要進行飼料多樣化營養物質的調節餵養,如能做到這些,完全可以達到預期調整“狀態”的目的。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是對人而言,而食五穀雜糧的賽鴿同樣是這樣。這就道出了吃的重要性,所以必須吃飽、吃好才能確保體質健康,只有在體質健康、“狀態”良好的基礎上,才能有機會拿大獎,當然在養鴿界因條件不同,環境有別、各有所長、各有所好的習慣餵養調整“狀態”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在餵養方面,總的來講,大體為三種:一是一天到晚隨便吃,二是早晚各餵一次,三是每天只餵一次。三種餵養都可能有機會獲獎,但哪 一種餵養方法最好、最科學?各有說法和觀點。筆者認為:一天餵一次最科學(指賽鴿)。

我們大家都知道:比賽時期的鴿子,按最近的距離300公里來講,是有一天半時間不能吃食喝水,頭一天集鴿,最快的也得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左右回家吃東西。在這個時間內,放鴿人員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餵食水的。而且,速度慢的鴿子,也有下午4~5點或者第二天歸巢的,那就等於兩天內不能吃食喝水。根據季節不同,如果平時把牠養成每日下午4~5點餵一次,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這對於晨放空腹飛翔的賽鴿來說,是有益無害的調控“狀態”的餵養方法。

要知道:所有生物都有習慣和適應過程。對賽鴿而言,更是如此,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一旦習慣適應24小時給一次食的餵養方法,會對為了食物自然形成天性戀巢本能的賽鴿,帶來極大的好處。同時通過這種餵養方法,也培養一批既能忍飢耐渴、又能定向準確及具有強烈的歸巢意識的賽鴿。

養鴿人要知道:為了兩項“狀態的需要,賽前、賽中對選手鴿實行科學合理調整,精心保養調整飲食,掌握充分休息,恢復體能和提供質量優良的飼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千萬不要沿用過去只靠高粱、玉米,缺乏多種營養的單一化餵養方法,那樣會導致鴿體營養不全面而體質虛弱。有的鴿友為了省事給賽鴿買混合袋裝飼料,我不反對,但我認為,有條件的鴿友,還是購買散裝飼料為好,既經濟又方便,更能根據每個時期鴿子的不同需要,來搭配比例各異的混合飼料。

說到飼料、訓放和調整”狀態”的話題,我認為:只具備清潔的飼料、清潔的水,再加上科學訓練和預防疾病的發生,能做到這些,這對確保賽鴿調整“狀態”又是一項有利的措施。

我們常提到的飼料多樣化是指:玉米、高粱、這對確保賽鴿調整“狀小麥、碗豆、黑豆、黃態”又是一項有力的措豆、綠豆。還有帶殼的稻施。米、大麥。更需要適當的我們常提到的飼料多加餵一些油菜籽、紅花籽、芝麻、花生仁等。其次,還要定期的適當加餵一次洗乾淨的、切碎的白菜、青菜、菠菜、紅蘿蔔等,並需拌入適當的食鹽。這些綠色植物中都含有蛋白.、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營養物質,有了科學搭配餵養,也就滿足了賽前、賽中“調整狀態”的需要。沒有必要去購買其他藥物來補充的。筆者在餵養方面不贊成給鴿子餵一些藥物。給賽鴿提供質量過硬的多樣優質飼料,是一種最可靠的調整“狀態”的方法,這是實踐得出的可靠經驗,千萬不要沒病濫用補藥。要知道:是藥三分毒,用不好會適得其反。我經常聽到有的鴿友這樣講,不用藥物而達到健康才是真正意義的合格健康鴿,我完全贊同這樣的觀點。

賽鴿處於巔峰期的外在表現
在養鴿人群中,各有論說意見不一,筆者通過觀察、實踐發現:賽鴿都有循環週期和“巔峰”最佳表現期。實踐證明,這個表現期大致有四種:一、兩眼乾燥炯炯有神、明亮喜人。瞳孔收縮富有彈性節奏感,眼睛玻璃體顯現出光亮。羽毛光滑細膩貼全身。二、具有健康的翅膀羽翼,優良的羽質,在飛行中能看得出具有很高的煽翅頻率。肌肉強壯發達富有彈性,有很強勁的爆發力。同時還應具有體輕而不重,骨架硬的特點。三、吃喝正常,心臟搏動強勁而有力。糞便乾燥、成團、無異味。雙腿溫暖而不涼。四、不胖不瘦,上手給人一種羽質細滑如絲綢的舒服感,胸部羽毛呈明顯的發藍色彩。五、有豐富的羽粉,抓在手中靠近衣服時,會沾上許多羽粉……這是筆者看得見、摸得著、體會深的體質“巔峰”最佳時期的四種表現。

當然,我們講到“狀態”時,還要強調一點。不是所有“巔峰”期的鴿子都出成績。因為飛出成績是綜合因素來決定的,缺一不可。

情緒表現問題
你只要堅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賽鴿的情緒表現大約有七種:一是愛飛高並且大範圍的遠飛,而且在空中的來往飛行速度十分快捷,時間長。往往能達到兩個小時以上不會休息。而在入舍時不喘不累。二是在飛翔中,常會遇外來的大群的鴿子混在一起時,牠會很快脫穎而出單獨飛翔,或者總是愛飛在大群鴿前頭,成為帶頭雁、領頭羊。同時又在平凡的路訓中,雖然能量消耗之多,體質下降了。但都能率先歸巢,沒有疲勞感。三是站姿挺拔,氣質高雅,具有旺盛的鬥志。此時雄鴿愛追
 尾,雌鴿愛發情。四是愛搶先洗浴,搶先吃食物,而且吃食的速度十分快捷,並常常會在吃食的過程中,橫行霸道亂打鬥。同時對人的反應機敏,經常會表現出特殊的信任感和友好的姿態。有時只要靠近鴿舍時,牠會誤認為你要餵牠食物而很快圍攏搶先走在你的身邊。五是溫和戀巢性好,不管家飛和路訓,都能快速進舍不逗留。六是你可以扒開嘴看內口腔是否呈現“粉紅色”,如果鮮艷的“粉紅色”就標誌著正處在最佳健康興奮期。也叫”情緒”表現期,“粉紅色”代表乳酸增長,氧氣充足。精力充沛,十分旺盛的情緒“狀態”表現期。七是在飛行中,常常表現一高一低左右呈S型翻滾現象等。

筆者通過大量事實觀察到,這七種表現是情緒表現顯著特點。同時證明了凡是在上述範疇內的鴿子,只要血統好,科學管理與訓養,都有希望拿大獎,否則是勞而無獲的。

我講的只是個人觀點和經驗,僅作參考,仍須廣大鴿友在實踐中摸索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