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名鴿天下
台北市
鴿車的衛生問題及幼鴿訓練要訣
發表:2008/02/04 更新:2014/06/07

2008年1月號 第 224期 【 文:阿能】

鴿子於每年賽季期內,都得裝運在鴿會的公籠內以進行比賽的施放,而運輸鴿籠經常都被指陳為疾病的傳染媒介。我們對它該有何信念才對呢?


首先得自運輸鴿籠本身說起。傳統的公籠該是既通風且乾淨。今天,我們卻發現公籠連起碼的潔淨手續也沒有達到。籠底的帆布滿是鴿糞,沒有隨刮除或消毒一起清理掉。雖然,理論上這些鴿糞的某些危險因素(例如某些細菌)的壽命很短,但也有抵抗力甚高,經久還能污染賽鴿(不管是經由那一途徑)並對其構成威脅。因此,球蟲的芽胞體(特別是潮濕時)、寄生蟲卵、沙門菌疫的副傷寒、新城疫的病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有傳染力,每星期都在傳播疾病給鴿子──甚至有些經年累月仍舊有傳染力。

因此,公籠的衛生不容忽視。但能否產生效果卻是很困難的事情。高溫消毒行不通,以消毒噴霧的某些病菌及病毒都能生效,但對抗球蟲芽胞體卻效果甚差,甚至毫無作用,對寄生蟲卵也不生效力。雖然全面消毒相當困難,但總比沒有消毒來得妥當。經常更換刨糞,當鴿車回程後馬下噴上無氣味的消毒劑。這都不是很花時間及金錢的措施。

當鴿子剛被放置進公籠後,事情就開始發生了。鴿子置身公籠的時間只有12~18小時。這意味著可能發生接觸傳染病菌和寄生蟲直接自一鴿傳移給他鴿,其間沒有抗病或發展過程出現。帶有毛滴蟲的賽鴿反吐出一粒種籽,被一羽健康的鴿子吞食了,毛滴蟲定會自首鴿傳染該鴿。鴿子以鴿喙互相觸碰,感染鴿痘的病鴿就將自身的疾病傳染到其他鴿子。若鴿子處在籠內的時間越長,情況則越不樂觀,這是因為還得考慮餵予食物和供予飲水。當然,我們的飲水的潔淨與否用不著擔心,但飲水器是否潔淨及經由鴿子唾液的污染就得大費周章了。

運輸籠內的鴿糞就成為病菌的媒介溫床,健康的鴿子也在所難免。病鴿則是病毒、病菌和寄生蟲的帶原者,且隨鴿糞的排出,而將病菌留在鴿車中。

四十八小時過後,糞上所掩藏的病毒和病菌就能發展到有傳染危險性程度。之後,球蟲的芽胞和寄生蟲卵也按溫度的高低,漸而發展成的鴿子產生感染力,我們曉得,運輸鴿籠通常都是極暖和的,有利上述各病原的發展。

這就意味著,若鴿子停留在運輸鴿籠內的時間延長,則充滿危險性。

幸運的是,一般出賽選手鴿都是在活力達巔峰的狀態下,故本身的抗病機能甚高。但無論如何,這裡卻危機四伏,我們不難想像其中那些“健康帶原者”,會把危險帶進運輸籠內。

“健康帶原鴿”(本身帶菌但不顯現症狀者)在長途運輸旅程中,本身也因感受緊迫壓力而狀態變壞,其防禦機能也因而解體。跟著會發生怎麼樣的事情呢?這些鴿子很有迷飛的可能。其中有些甚至病倒在籠中,掉落於放鴿地點附近。讓人撿獲而好心收養在舍中時,牠們就會把病原污染該舍,我在這裡將忠告諸善心的養鴿家,在撿獲迷飛鴿時,一定得先隔離牠們並加以檢疫程序,鴿舍流行病往往就循這途徑散播,而法國的新城瘟疫(該是巴拉米哥疫才對,只有雞才稱新城雞瘟,兩者病毒毒株很相近,但卻不是相同的病毒)的病史中,運輸鴿籠的散播算得上是最嚴重和無法控制的。

雖然,鴿子在運輸籠中得面臨上述種種威脅。但是,我們曉得其危險性生尚會偏高。不管是經由公路或鐵道運輸,數目龐大的選手鴿被迫聚集在一個極有限的空間內。一部鴿車內聚集一千、二千,甚而三千多羽選手鴿也是常事,這時,空氣的換新、臭味和水氣的排除都會構成問題,根本用不著進一步的解釋,這種擁擠的情況導致威脅。

當你參觀比利時和法國賽鴿出賽的情況時,就會替鴿子捏一把汗了,上述情況大都被忽視而情況糟透了。

養鴿家們的賽鴿籠兒,一下子便被放置在這裡極端有問題的環境狀況中。我曾親眼目睹一部鴿車堆上50~60個鴿籠,除了車的後門微有通風的可能之外,車身就像一個遠洋貨櫃般的密封。我想,難道那些人是木頭做的,一點感覺也沒有,不然就是我本身在發神經。若把鴿子關在這種環境中48小時,最好還是不去看牠們好了,牠們的肉色絕對不呈粉紅色。牠們吸入比正常情況下多得很多的二氧化碳氣體。

還有,賽鴿原先被餵得很好且健康狀態甚佳者,若遇上壞天氣,得多停留在鴿車內一、二天才能放出,對其生理的危害也可想而知。鴿子在這種一點也不能動彈的籠中,溫度和暖甚至可說燠熱,故牠們的飲水量增加但食量則該降低。由於沒有運動,蛋白質和醣的需求量會減至極低。蛋白質來自豆莢類,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我往往卻發現放鴿手加添太多含豆類的飼料在牠們的飼缽中,且份量也太多了,鴿子吃了這種飼料後(牠們又不能不吃),生理馬上顯現失調。接著出現兩個現象:其一,鴿子體重驟增,歸巢時體能的消耗對牠們甚是不利,高蛋白質食物的分解且會導致鴿體的「酸毒」──血液變濃、呼吸加速等(空氣中的氧含量早就是一個大問號)。酸毒對肌肉的伸縮反射,肌肉對肝醣的利用率,對衰竭的抗力等都大不如前(尚且,當鴿子在放出前,本身體內已積聚大量乳酸)。結果會導致肌肉麻痺(鴿子根本就飛不動)或歸巢本能失效(因鴿腦內充滿這種異常血液所致)。

因此,放鴿手必須注意,小心供應車內選手鴿不太厚的飼料,且飼量要少(20~25公克,起碼含25%的大麥),在極端的狀態下,儘可能在飲水中加添小蘇打(每升飲水1公克)。將能預防很多悲劇的上演。

接下討論(幼鴿迷飛)問題為何年間幼鴿迷飛的數字會如此高呢?我們是說幼鴿的經驗不足。其歸巢本能尚弱──牠們大都是如此的。牠們尚且性情太急躁。其體能及生理抗力還屬軟弱。經驗全無。鴿主因本身的鴿性的曲解而引致諸多悲傷失望,下列乃這些曲解。

曲解1:當幼鴿出舍能持續飛上一或兩個小時,就認為可開始施予方向感的訓練,牠們這時將能飛達100公里而毫無困難。但由於牠們的群性,牠們在空中碰到路過的鴿子時,也會插進翔群中去,牠們會發現自己離舍甚遠,但返舍的方向感未充分發展,故無法返舍。

曲解2:由於幼鴿對路勢地形缺乏經驗,問題則發生自大部份均還未學會自運輸籠內取水飲用。在炎熱的天候下,口渴是迷飛的主因。一羽幼鴿可能因覓水飲用而離群獨飛,最後發現自己已經脫群,再無法跟鴿群會合。將幼鴿暫時性的置在鴿籠中,籠中置以隨時可取水飲用的水缽,這種訓育是極為要緊的。

曲解3:體能弱且易於患病。自經驗得知,幼鴿甚易感染上寄生蟲,特別是毛滴蟲和球蟲。若遇上鼻炎(鴿感冒)時,情況則更為複雜,鼻炎則是甚易罹患的毛滴蟲症的併發症狀。你只需置幼鴿於運輸籠中,再仔細聽清楚牠們發出的音響,對牠們的健康狀態將獲一般的瞭解。若發現幼鴿於舍頂運動飛行時,所飛時距離變短且離地面距離變低時。這已顯示出幼鴿正在拒絕運動飛行的狀態中,更不該裝運輸籠行路訓了。

只經數分鐘的飛翔,牠們大部份會降落在舍頂,而鴿喙張開,這因為牠們的上呼吸道因患蟲體(毛滴蟲)而發炎,有時候也可能是感染其他細菌、病毒和黴漿體的症徵。

在陸訓返舍途中也會發生相同的狀況:幼鴿只飛上數公里,便中途停下來。由於鴿喙張開,故更易脫水──跟著便迷飛了。我且得補充指出,患上鼻炎的鴿子,其中有20%可於其鼻竇中找到細菌,還存在其腦中,這種鴿舍在經數回陸訓後,便蒙上嚴重的迷飛損失則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溫暖的天氣是鼻炎流行的季節,由於它是傳染性,故無數鴿舍會被波及。

這兒將略過不對其他疾病進行討論,但這卻是鴿友們必須進行徹底的治療,否則絕不宜出賽。

這是唯一的處理途徑。我們也該考慮到餵飼法及營養。一羽適合出賽的幼鴿肌肉飽滿而強韌,但肥胖則絕對不宜。當路訓短途和進度減慢時,鴿子所需的食量也得削減。若以慣常的飼量餵鴿,牠們就會變得肥胖而致病態,作戰狀態也很低落。

這應說來,我們該如何來減輕幼鴿的迷飛率呢?

首先,我們必須事事保持遠見。有些鴿舍在挑選幼鴿時進行得並不嚴格,牠們的方向感奇差。這些鴿子將很快便會迷飛,這也未嘗不是好事。首度進行路試時,幼鴿當時的健康狀態至為要緊。路訓該及早施行,當牠們有能力在舍頂飛上數十分鐘,就可帶離鴿舍放飛十公里。

我必須指出,路訓必須按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以跟舍頂的運動時距相等為原則。因此,路訓就該儘早進行,再按幼鴿的體能及運動容量依比例漸而增加。

放鴿時對幼鴿的輸運也該謹慎。有些鴿主把車速開得飛快,鴿子被關在行李箱內,剛抵達路訓所選定的放鴿地點時便馬上被放出鴿籠。幼鴿無法再見到光線前先加以調整,特別是牠們在出籠前沒有「撥正其羅盤」的機會。因之,我們說:運鴿和放鴿均該按合理及適宜的狀況行之。這就說明了,為甚麼鴿子在放出後,會一直在放鴿地點上空打圈的原因了。事實上,鴿主在放鴿地點靜候半個小時,再把鴿子放出是最好不過了。

跟著下來,隨路訓的距離加遠,鴿子留置在行李箱(或鴿籠)內的期間也加長,我們就必須訓育鴿子學會在運輸籠中取水飲用。

訓練法如下,一口氣把鴿子關置在運輸籠內三數天,隔著運輸籠的柵條先餵幼鴿,跟著就以傳統式的飲水器供水(也是隔柵條)幼鴿飲用,也可利用舍內常備的木製飲水槽,它的樣子比較接近運輸籠所配備的飲水缽,鴿子就得引頸把頭伸出欄柵取出飲用了。一旦在鴿子獲得較佳的飲水經驗後,再面對的恐懼除了氣候而外就一掃而空了。也許這時其適存能力幾乎已接近成鴿。

上述所施行的諸技巧,目的實指向鴿子本身的福祉,上文且一再強調的幼鴿的健康問題。

我得很直接的指出。若發現幼鴿非在完美的狀態下,最好把牠留置在舍內。假如依儘早進行路訓這個原則進行幼鴿訓練者,鴿主且必須認知幼鴿健康的起落徵兆。
有些問題可經治療便一掃而空。但治療方法必須全面而謹慎。

鼻炎往往構成問題,且它還是毛滴蟲的併發症狀。只有在經過完全的治療,鴿子的健康狀態完全恢復,幼鴿的生活又恢復慣常的歡欣愉悅後,才可施予路訓,其指標是鴿子舍頂運動又再出現高飛狀態。

由於炎熱的天氣對這種呼吸道疾病的蔓延有利,故若遇上炎熱持續的氣候,每經三個星期就該予幼鴿服用一回抗毛滴蟲藥物(炎熱的氣溫能破壞飲水中抗毛滴蟲藥物的藥效及其有效期)。

我本人則喜用能一起治理毛滴蟲及其他病菌的混合製劑,用之適當,具有“大掃除”的完全功效。我也經常提到呼吸道感染跟鴿舍狀態的重要關係。乾燥、通風良好,甚而溫度都是很重要的條件。

你還可以把灰塵和有害的氣體加上去(阿摩尼亞、二氧化碳、煙氣和其混合氣體,某些強烈的消毒液的氣味──如Lysor、福馬林等就是)。

它們對所有鴿齡的鴿子都構成危險,但由於幼鴿至為敏感──所有幼小的動物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