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名鴿天下
台北市
鴿會賽制變革之諍言
發表:2007/09/20

2007年9月號 第 220期 【文:丁木池】

鴿會賽制變革之諍言,兼論比賽入賞大七因素
幾十年來,台灣受於幼鴿賽的制度限制之下,一隻賽鴿終其一生當中只能夠參加比賽一季而已,根本無法考驗出真正實力,在半年比賽完畢之後,到青、中、老年期約十餘年黃金歲月的飛翔能力考驗及表現皆無法發揮。以至於造成每半年一季,或一年四季下來,有許許多多不計其數沒有得獎,或表現不佳及失格的賽鴿慘遭淘汰,及賤價幾十元賣鴿店或不幸淪落被宰殺的命運,永遠都沒有捲土重來(翻身)的機會,實在可惜。一隻鴿子大約可活到十多年,在台灣本國在其鴿齡只有四個月到半年大時就必須接受嚴格的五關綜合考驗,其中成績飛的最好的得獎鴿,或其上代具有非常優良血統的賽鴿,在賽完後很自然幸運被鴿主留下做種繁殖下代,或是高價賣出給喜愛的鴿友。除了一些贈送親友飼養,及被高價賣出的命運好的鴿子可以繼續活下去,而絕多數是難逃死劫!這就是目前國內賽鴿情形。不能夠像許多國家的鴿子,不管多老只要能每年每月或每星期都可以參加區域或國家賽以及年度的「鴿王賞」,這樣才能認定出一隻鴿子到其終老的真正飛翔實力。也能夠吸引許多業餘養鴿的加入。


因此筆者在此疾聲建議全省鴿會會長、幹部及會員能夠早日在定期間開會時提出建言討論「如何改變目前台灣賽鴿制度的多元化」。最好能和國外許多國家一樣,只要有套環的鴿子無論年齡,每年每月定期都有機會參加比賽。原則上筆者建議將參賽年齡分成三大類組:(一)幼鴿組:限鴿齡一年以下者。(二)青年組:鴿齡一到五年。(三)老鴿組:鴿齡六年以上到十年。另外在上年度「鴿王賞」以每年獲得的各類組的單關綜合成績計算。而腳環報名費可區分500K、1,000K、2,000K、3,000K、5,000K及一萬K等幾項。可採用單關制或綜合多關制比賽,而放飛距離也可區分(一)短距離300KM內。(二)中距離300~500KM。(三)長距離500~800KM內。

如此一來可以讓許許多多業餘養鴿愛好者,及沒有充裕時間的上班族、學生及銀髮族等養鴿朋友都有機會以少許的腳環報名費,參加比賽而獲得入賞得獎的快樂。(報名參加以不退鴿數為原則或一次三支以上)增添養鴿樂趣與刺激,除了怡情養性之外,還可藉此機會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鴿友。

我相信在賽鴿制度下改變或增加以上所述的,幼鴿、青年、老鴿類組,且降低比賽的腳環報名費。相信不久台灣的賽鴿人口及數量,一定會逐年上升,甚至超過一、二十年前的規模。而今日賽鴿運動比起往年似乎有逐漸凋落現象,可能與經濟不景氣,賽鴿賭金太大而且十人中有九人是輸家,及簽賭地下六合彩、樂透和賽鴿作弊及網鴿歹徒囂張等都有關係所以振興鴿界繁榮是當務之急。筆者是名鴿天下迷,養鴿數十年經驗所以得之歷練,要在一個素質高,獎金龐大,參賽鴿眾多的鴿會之下,要能一口氣勇奪群冠實屬不易…可謂:人人有希望,各各無把握!而對於一隻賽鴿而言,能順利過五關斬六將不外乎有下七人因素,缺一不可:(一)種鴿(二)金錢(三)管理及訓練(四)時間(五)人力(六)環境因素(七)運氣…。所以請剛參賽不久的鴿友們比賽前仔細想一想以上的條件您都具備了嗎?絕對不能在沒有計畫之下拼老命一博,如此才能贏在起跑點上。

以下筆者把以上所述七大因素均一一解說本人的看法與細節,和大家一起分享與細節,和大家一起分享與研究彼此相互切磋…。

(一)種鴿:
每種動物都有其遺傳因子,鴿子也不例外,有優良血統好的種鴿繁殖下一代得獎的機率,一定大於盲目再試種的鴿子下代。而在現在賽鴿制度之下有分:賽前的幼鴿插組,和比賽時的單關插組等二項。而在賽前的幼鴿綜合插組時,因為鴿子的年齡太小又沒有訓練成績可做參考,所以比較難以用肉眼及手感去分辨好壞……。大家都是依據其上代父母親或兄弟姐妹們的表現來做參考。

一隻鴿子要如何去稱呼牠為「好種鴿」呢?因為每個人評鑑鴿子好與壞的觀點與程度都不相同,有的鴿友偏重血統,有的偏重眼睛,有些人又重視翅膀,骨架…。筆者認為:只要不是菜鳥,每隻鴿子均具有遠途歸返認路的天生本能(筆者曾於鴿店買到一隻被網到的賽鴿蓋了許多的印章,而我關在樓上鴿舍大概只有三個月的時間,都不曾放牠飛翔,之後我從桃園把那隻被網到而買回家裡的前述那羽賽鴿送到高雄哥哥家中飼養,不料過幾天居然遠從高雄200多KM處回到我家的鴿舍…。(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只要能符合以下一些條件即能算是隻好鴿子:筆者本人不太重視比賽中選手鴿的眼睛,因為經過我數十年在鴿書觀看入賞鴿子的眼睛,及本人經驗認為無論什麼顏色眼睛都能入賞(甚至於陰陽眼、近視眼)。
一隻鴿子只要抓起來手感好(抓起來越有股反抗的衝勁力越好)表示其爆發力很強,另外龍骨不能太短少於4根手指的長度,恥骨較窄,翅膀較修長鋒利者,而且身體不能過胖太重,會不利於飛翔。因此有以上條件者都可稱得上是好種鴿。

(二)金錢:
養賽鴿算是一種較有錢人的休閒活動,一般經濟能力差的人是玩不起來的,沒有錢的人養鴿子只算是興趣,好玩怡情養性而已。因為若想比賽首先就要有一個比賽櫥,和一間公母分開的種鴿櫥,和拿基本十五隻比賽環的腳環錢以及準備綜合插組,單關插組和飼料及訓練的花費等等。現在要蓋一間鴿舍及種鴿櫥軋數萬元到數十萬元,而比賽一季下來以15隻計算,包括腳環錢,插組,訓練費及飼料…。至少要花上6到l0萬元。所以經濟不佳的鴿友必須找朋友一起合股比賽,一起分攤。

(三)管理及訓練:
養賽鴿是一種很深的學問,胡適先生說過:「要怎樣收穫,必先怎麼栽」。所以剛學習養鴿的朋友必須用心請教經驗老道和一些比賽的常勝軍得管理訓練方式。一隻幼鴿約25~28天下櫥之後就要耐心地每天用哨子叫牠們如何進舍,一天教牠們好幾次,一直等到幼鴿尚未會飛翔前都不能強迫幼鴿做飛翔運動,讓他們自由飛翔,如此才不會亂停別的地方或者造成失蹤!等鴿子換羽後即可慢慢由早晚操練時間由30分到60分鐘,以及訓練到接受賽前三個月的早晚90到l20分…而出門的外地訓練由近而遠的增長距離,每次隔10分鐘放飛1~3隻,也可以多隻或集體放飛來增加速度,不過集體放飛歸返的路途中,入網的機率會大增。而外地訓練包括鴿車訓練到比賽前至少要有l0到30趟,壞天氣最好不要出門,以免損兵折將,而每次出門訓練都必須要有人在鴿舍等候,以記錄每鴿鴿子的訓練成績,作為往後的單關插組依據……。
至於要不要公母合櫥飼養,或是公母隔離式以及比賽交鴿的配對調節,均視比賽鴿體能狀態以及飼主的喜好而定。

(四)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養賽鴿是分秒必爭的時代,往往有許多的賽鴿都是因為慢了幾分或幾秒而遭到失格淘汰的命運而前功盡棄。玩賽鴿的人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管理與訓練,往往造成鴿子的體能訓練不足,肌肉不結實而無法面對天氣的多變和長途的比賽。均會遭到「洗櫥」的淘汰命運,所以建議若要比賽,就一定要有充裕的時間去管理鴿子。

(五)人力:
所謂人力,即是指多人力分工合作之意,鴿子外出訓練時,必須要有人幫忙在鴿舍等待鴿子返回及記錄時間,而到了比賽關時更必須要多人的幫忙跑鴿子送到會場,所以若人力不足也會影響比賽的成績。

(六)環境因素:
指的是天氣的變化,台灣四面環海是天氣多變的天氣,而賽鴿最怕的就是比賽當天剛好碰到壞天氣,例如:強烈亂流、濃霧、逆風、下雨或颱風天,這些因素往往造成賽鴿大量失格,或是全軍覆沒。所以環境因素也是鴿子返途中最大影響。

(七)運氣:
玩賽鴿的運氣是每位鴿主機會平等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所以運氣佔成功率的一到三成。

筆者最後提出「運氣」這一大因素是有原因的:
(一)賽鴿是群飛的動物,當開始在陸地或海上放飛比賽時會造成鴿子分做幾批飛離現場,先飛離開的鴿群則未必會先到家,而很多鴿子會受到天氣影響或判斷錯誤而誤飛到其他陸地,或體力不足葬身海裡造成失格。
(二)目前網鴿歹徒氣焰囂張,在台灣幾乎遍佈全省,而比賽中的鴿子規定不能攜帶任何聯絡電話,當鴿子從海上找對方向飛回陸地返回路途,也很有可能在半路中網而影響比賽,所以要靠些運氣囉!
(三)在台灣碰到下雨天,往往是碰到局部有雨或大雨的情形,筆者有一次在新竹市從縱貫線上開車途中碰到豪大雨幾乎連車窗都看不清楚,而此時我撥電到隔鄰的新竹縣北埔鄉卻滴雨沒下,而此時若是比賽天鴿子倒楣的鴿群飛到豪雨區,就沒有辦法順利內歸返。而幸運的鴿群一路平安順利返家。所以運氣在比賽中也算是蠻重要的。

除了筆者以上所述賽鴿獲勝的七大因素之外,當然有許多鴿友使用藥物和賽前的調節配對或少數鴿友使用A,B鴿,雙套環作弊、等方式獲勝。在藥物方面:目前大部分養鴿朋友都有使用藥物做簡單的驅蟲,呼吸道補充體力的綜合維他命,和解除消耗體力的電解質…。

其目的不在乎是想利用藥物強化賽鴿體能而在比賽中能一舉成名,但是並非每位鴿友花大錢購買名貴藥物給鴿子服用後就奪冠。筆者曾於高中時參加數次比賽,那時並沒有讓賽鴿服用任何藥物,也是一樣單關和綜合常常入賞……。所以藥物對鴿子而言;也僅只有用於預防和治療疾病各方面和補充體力而已,對於能夠增強飛行速度,或耐惡劣氣候的效果並不顯著。因為一般藥物在人體或動物的吸收到排泄效果的時間只有4到6小時而以長效型的藥物也頂多維持10多小時,而從交鴿(比賽前一天)到比賽放鴿時間將近一天時間,所以一般藥物無法及時發生效果,否則每位參賽者都會爭先恐後的大量購買藥物,那大家都不用靠管理和訓練及優良鴿子就能得大獎,這時一種比賽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賽鴿所靠的完全是「實力」,難以用其他外在因素影響賽鴿。

至於利用賽鴿賽前的配對調節,或讓其孵蛋及哺乳幼鴿的方式達到刺激賽鴿生理高峰,創造佳績,以筆者經驗非常贊同鴿友利用賽前的配對調節方式而增加入賞率。

因為根據與大多數的鴿友聊天,交換比賽心得與實際的競翔成績,都一致認同鴿子在比賽前給予配對,生蛋育子後賽鴿大部份會優於平常的表現,的確有促進賽鴿在比賽時能較快速返舍的生理作用。尤其是配對後的母鴿剛好碰到比賽日是牠的下蛋日期,其夾蛋返舍的速度和歸返率都會大幅提昇。(筆者有一個例子,有一次在桃園路訓鴿車寄放高雄,而當日是全省下大雨的天氣,我有一隻母鴿早上1點多就在夾蛋淋雨返舍下午生蛋,而隔天詢問鴿會所有也有一起寄放的上千鴿子,當日除了我那羽母鴿之外,並沒有其他鴿子當日歸返)不過賽鴿調節配對時要注意一件事;就是賽鴿哺育幼鴿在超過十天時,因為此時幼鴿食量非常驚人,所以容易造成賽鴿消耗體力而明顯瘦弱,疲勞不堪,所以建議鴿友盡量讓其中孵育一羽即可。另外還有賽鴿的健康情形也會間接影響翔績;鴿子本身是一種體質強健的飛鳥,善於飛行。但是由於平日的管理不當,常會使牠染上意想不到的疾病。譬如:鴿痘、白喉、副傷寒症、下痢、嗉囊炎、支氣管炎……等間接影響飛翔能力。本來應該得獎的賽鴿卻突然染上疾病,痛失良機。因此,鴿主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才能保障您愛鴿的健康。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才有衝刺的本錢,一羽虛弱多病的賽鴿表現一定不如平時。所以鴿舍內的清潔,消毒及飲水,飼料的供給,鴿主務必特別注意。由此可知,影響賽鴿翔績的因素,賽鴿的健康情形也佔了極大的部份。

再來賽鴿早熟,晚熟系常常被提出來討論。早熟鴿系在四到五個月大時就表現相當令人滿意,而晚熟鴿往往四到五個月大時表現不佳,等成長到6~7個月時卻能一反往日,表現的可圈可點。事實上,許多鴿系在四到五個月大時訓練情況不佳,但到了正式入關後表現一關比一關快速穩定,異於往常,這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晚熟的鴿種」。因此,許多鴿友非常考究配對日期,希望能做出一批適合正關比賽的賽鴿,使其愛鴿友所發揮,原因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