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名鴿天下
台北市
揭開賽鴿返舍路線之謎
發表:2009/03/02

2008年8月號第231期【文:本刊資料室】

2008年4月24日,是令我們赴歐採訪組興奮的一天。本刊採訪組走訪了瑞士蘇黎士大學醫學院仿生學專業的漢斯彼德教授。漢斯彼德教授曾經是瑞士軍鴿隊的創始人,目前正在進行賽鴿歸巢路線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他們成功的通過GPS技術繪製出了賽鴿飛越500多公里距程的回歸路線。這是賽鴿研究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以前有多少養鴿人和研究者都在探求鴿子是怎樣從放飛地飛歸鴿舍的,提出很多種假說。如地磁說、太陽方位說,按人的主觀認為:鴿子是邊飛邊校正回家的方向,以‘之’字型前進。今天,漢斯彼德教授的研究為我們探討賽鴿回歸路線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據。

漢斯彼德教授是目前全世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為數不多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課題是“ 鴿子是如何飛回家的”, 在這項領域內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在2007 年荷蘭布魯瓦國家賽上, 漢斯彼德教授組織了一次重要的實驗, 當時有10 羽鴿子背負GPS 從布魯瓦起飛, 飛回荷蘭,最遠空距達580 公里。這項實驗活動在“ 航拍布魯瓦” 的電視片中就有過詳細的報導。在這次實驗中有一羽在飛行途中GPS壞了, 另外5 羽資料不完整, 有4 羽記錄完整, 描繪出了四條回歸的真實路線,實驗獲得成功。在我們採訪漢斯彼德教授時, 老人家非常理解我們的心情, 將四羽歸巢鴿的全部資料毫無保留的送給我們,使我們能從賽鴿比賽的角度來研究鴿子的回歸路線,教授將在仔細研究這些資料之後向大家揭示賽鴿歸巢的線路之謎。

應用GPS技術研究賽鴿歸巢路線,漢斯彼德教授是從99年開始這一課題,他們的研究成果在2004年初發表。GPS技術在賽鴿運動中早有應用,我們的鴿舍測距就是採用這種衛星定位技術,利用4顆定位衛星的資訊確定某一地點的座標,在地圖上標出準確的位置。如果鴿子身上攜帶一個GPS,每分鐘、或每10秒鐘接收一個衛星資料,將這些資料所表示的座標點標到地圖上並連結起來就能繪出牠的飛行軌跡,就可以瞭解到鴿子是如何飛回來的,是直線、是曲線,一目了然。漢斯教授研究的第一代GPS(見圖),儘管GPS的電子元件微型化其重量也高達32 克,就是說達到鴿子的體重的10%,為了讓鴿子能承受背負的重量, 先進行背負能力的訓練, 實驗中鴿子背負11 克重物時其飛行能力將大減, 當重物增加到19 克時幾乎不再飛了。可見GPS 的重量是能否完成這項研究的關鍵。

最初的實驗, 當裝上GPS後,牠們馬上就落在一棵樹上,額外的負載,使牠們不願意起飛,雖然只有2公里,鴿舍肉眼可見,牠們在樹上停留1-2小時後才飛回鴿舍,而且牠們的飛行路線卻不是直的,而是非常曲折。這是最初的研究。GPS的重量一定會影響鴿子的正常飛行,與對照組相比,實驗鴿子飛行高度受影響較大,回歸的路線可能也會受影響。第二次放飛距離是4公里,我們觀察到同樣的飛行狀態。圖中虛線所示的路線是鴿子的飛行軌跡, 雖然離家很近卻沒有飛成一條直線。鴿子接下來被帶到離鴿舍8公里的地方放飛,地點有點獨特,是在一座小山的後面,對照組的鴿子正常飛回,但是背負GPS的鴿子卻沒有回來。在當時因為GPS的重量阻礙了這項實驗的進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越做越小,到了第三代的重量已經不足10克。

從2004年之後開始了長距離比賽的實驗。在比利時進行了400公里背負實驗,在法國進行了150-400公里的比賽實驗,每次實驗都只採用2-3羽。直到2007年荷蘭布魯瓦國家賽進行了一次距離最遠、超過500公里的實驗,放飛的羽數也是最多的,共10羽,這次飛行的全部資料目前還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目前研究結果對賽鴿歸巢地磁效應理論提出挑戰,對賽鴿歸巢盲區提供了實驗資料。瑞士科學家將在今後對這些資料作出具體分析。